
地上的蘋果-洋甘菊的故事
相較於中國人對於桂花的喜愛,在美國最受歡迎的花朵據說是洋甘菊。洋甘菊又有德國洋甘菊和羅馬洋甘菊二大品種,各有千秋。本文將帶您一同認識洋甘菊的故事。
英文名:Chamomile
學名:
科屬:
- 德國洋甘菊(菊科母菊屬)
- 羅馬洋甘菊(菊科春黃菊屬)
花期:5~8月
利用部位:花、葉、莖
香味特徵:
- 德國洋甘菊(Chamomilla recutita)葉片具有強烈甜味,泛著溫暖的草本香,花朵帶有蘋果香氣。
- 羅馬洋甘菊(Chamoelum nobile)濃郁草香中,帶有淡淡的蘋果香氣。
選購:
葉片具有蘋果香、呈鮮綠色、花呈金黃色圓錐形、花心芳香結實、莖圓而鮮綠者為佳。而挑選乾燥洋甘菊,以色澤別太深、葉片完整、乾燥無潮濕者為最好。
保存:
將花陰乾後,放進密封罐中,置放於陰涼處保存。
禁忌:
因為洋甘菊有通經效果,懷孕前三個月避免使用,之後應依照體質,詢問醫師使用時機。
功效:
「洋甘菊可消除頭痛、偏頭痛或發燒感冒引起的肌肉痛;並能抗老化、潤澤肌膚,茶湯還可作為頭髮的滋養劑。」《香藥草養生事典》
「洋甘菊是除了薄荷之外,英國人最愛喝的飲料之一,它有健胃、保肝、促進消化、穩定神經系統等多項功能。」《精油全書-芳香療法使用小百科》
「飲用洋甘菊茶有鎮靜作用,讓人變得溫柔和善。此外,對於睡眠、穩定情緒也很有幫助,所以國外的美容沙龍,常在美容前招待客人飲用洋甘菊茶,來使客人精神放鬆。」《香藥草養生事典》
「現今也將它用於抑制發炎、癒合傷口,其具有滅菌、修護皮膚裂傷的效果運用在保養上,可有效保濕、舒緩鎮靜肌膚並收斂毛孔;加上具有清涼、幫助皮膚組織再生的作用,常在化妝品及香水裡發現它的蹤跡。」《香藥草養生事典》
德國洋甘菊
學名:Matricaria recutita
在芳療中代表無處不在的奧援。
生長背景:
「德國洋甘菊大部分栽種於匈牙利、埃及、東歐及法國,又稱藍洋甘菊、匈牙利洋甘菊或洋甘菊。一年生的德國洋甘菊可長至約60公分高,有無毛的分枝,脆弱的羽毛般的葉子,花季從5月到8月,黃色的花蕊大且突出,長在莖的頂端,花形線條簡單如雛菊一般。」《香氣王國-精油健康療法》
「花形比羅馬洋甘菊小,黃色花心突出。原生於中歐,能耐寒,喜歡潮濕、富含腐質、質地較重的土壤,長得高大,且高低分錯。」《植物人格全書》
「德國洋甘菊的耐受力強,遇到貧脊土地也能活,不過植株會變得矮小且較整齊,彷彿彼此合作以求生存。」《植物人格全書》
「是公認的可以安撫神經方面狀況的藥草。一般被廣泛使用在洗衣精、保養品及香水中。」《香氣王國-精油健康療法》
羅馬洋甘菊
學名:Anthemis nobilis/Chamaemelum nobile
在芳療中代表挖出最深沉的恐懼,放在陽光下溶解。

生長背景:
「屬於菊科,主產於法國、比利時,常是比利時栽種,法國蒸餾。喜歡溫帶氣候(涼爽),而非地中海型氣候,是「很難種」的嬌嫩植物,怕風霜、需施肥、得細心呵護照顧。」《植物人格全書》
「羅馬洋甘菊廣泛栽種在德國、法國、西班牙、義大利及摩洛哥。多年生的矮小草本植物,其莖撲滿披毛,葉子有花邊並呈現精的羽狀分裂,於莖的頂端開小的白色的雛菊般的花朵(花型比德國洋甘菊大些),大概可以長至25公分高,又稱英國洋甘菊或甜洋甘菊。」《香氣王國-精油健康療法》
「羅馬洋甘菊長久以來都被當作傳統藥草使用,它的花朵被用在許多的治療用途,其中一種用途是被製成對抗失眠的茶包。」《香氣王國-精油健康療法》
洋甘菊的異同
洋甘菊是香草家族中的蘋果仙子,在芳香療法中代表的是冷靜控制與寬容接受。
洋甘菊用來製成的精油主要有二種,即羅馬洋甘菊與德國洋甘菊。
它們二者的共同特徵為:
- 高度均為三十公分左右。
- 花中心為黃色、花瓣白色。
- 葉子有點毛茸茸的。
「德國洋甘菊是一年草本植物,而羅馬洋甘菊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。」《芳療植物圖鑑聖經》
雖然二種洋甘菊的外觀相似,不易分辨,但是它們的功效和萃取出的精油的顏色明顯不同。
「分辨兩種洋甘菊的不同,在於它們的化學成分,以及它們在蒸餾的過程中會產生的天藍油烴多寡,德國洋甘菊所含的天然油烴比例高於羅馬洋甘菊,所以顏色呈深藍色,而羅馬洋甘菊呈淡黃色。」《精油全書-芳香療法使用小百科》
羅馬洋甘菊經常被認為是德國洋甘菊的劣質品,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。
德國洋甘菊適合用來抗過敏、安撫、消炎,而羅馬洋甘菊則比較適合安定神經,對治嬰兒起疹、發燒等症狀。
洋甘菊的歷史故事
人類運用洋甘菊的歷史由來已久,光是羅馬洋甘菊在醫藥、薰香和花藝方面的使用,就有數百年的歷史。
埃及
古埃及人將洋甘菊視為神草,並將它獻給太陽神「拉(RA)」和月亮。
「古埃及人把它獻給太陽,因為它能治熱病,也有記載它是獻給月亮的植物,因為清涼解渴。」《精油全書-芳香療法使用小百科》
「作為古埃及重要藥物的洋甘菊,透過其恢復自我整體性的力量,成為代表「拉」的全能的象徵。」《花草能量芳香療法》
在一些埃及藥典中,也有關於洋甘菊被用來處理神經疼痛和安撫歇斯底里病人的紀錄。
希臘
洋甘菊的名字Chamomile源自希臘文的kamai和melon,意思是「地上的蘋果」,原來希臘人早就聞到洋甘菊所具有的蘋果香。
西元前四世紀,希臘人希波克拉底便用洋甘菊來幫助退燒。
洋甘菊的西班牙文manzanilla,意思是「小蘋果」,命名緣由大概和希臘人類似。
羅馬
洋甘菊的拉丁種名則有「高貴的花朵」的意思,在當時身價不凡,能賦予戰場的士兵勇氣。
此外,Matricaria一字則來自拉丁文matrix,意指「子宮」,反映出洋甘菊在當時被當作治療經期失調的草藥。
羅馬時期,民眾普遍知曉洋甘菊能醫治蛇咬。
英國
英倫三島可能是洋甘菊的原產地,當年盎格魯薩克遜人抵達英倫三島時,就已見遍地的洋甘菊。
在英國都鐸王朝時期,洋甘菊是百姓家中常見的芳香藥草,通常鋪撒在家庭地板中,是天然的香氛。
此外,中古世紀的歐洲到處都有人將洋甘菊種在庭園草坪中,是著名的「鋪地草」。
「此類植物最適合栽種在多陽、土質含沙的土壤中,在十八世紀的畫作中經常可見到,因為它又稱鋪地草,是歐洲人在園藝中喜歡種植於籬笆旁邊的小花朵。」《精油全書-芳香療法使用小百科》
參考資料
- Melissa Studio《精油全書-芳香療法使用小百科》,商周出版,2002.6.1
- Gabriel Mojay《花草能量芳香療法》,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06.8
- 三采文化《香藥草養生事典》,三采文化,2004.3
- 溫佑君《植物人格全書》,商周出版,2009.9.1
- 陳為聖《香氣王國-精油健康療法》,字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,2009.8
- 佐佐木熏《芳療植物圖鑑聖經》,養沛文化館,2015.9